说起来这个总结马上到龍年之前才完成,实际上还是没活可整才拖沓成这样。首先是 SDVX VF 19 那天写了半拉,然后是嗯造两份奶茶之后想了想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了,在回家的列车上感慨万分而写下来半拉,剩下这部分正好是兔年最后一天,在家被人类幼崽拷打之后完成的东西。

本来在让我 gap 的时间段其实就应该写一篇这样的东西,但是我一度无从下手。然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确实非常独特,让我感到非常值得一写。

音游

2022

2022 年没什么可以总结的。

首先是 SDVX 长期瓶颈了,也没什么底力提升可谈,Volforce 也长期在 18.6 左右。

在去年四月我结束了 gap 状态,回到学校之后顺便开始推 maimai DX。由于反复的疫情影响,出勤过程相当繁琐。到六月份经过大概 180 PC 到达 6600 Rating,在国服到达彩框水平。

到夏天看到了阿卡抑大结局,其实在玩到 Live Fast Die Young 的时候就有想要退坑的感觉,谱面走向了混乱邪恶之后就感觉自己跟不上这游戏的节奏了。看完这个主线的结局,对之前剧情的猜测画上了一个句号,也算得上合理;而它不再能给我提供什么游玩的正反馈了,于是完全退坑。

然后到秋天,果不其然冠子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了,很难出勤,就开始凹 iidx,从没什么基础的状态最后到刚刚六段的水平,距离沙发日难民还远,但至少和那个阶段暂时处在同一段位(乐)。整体来说可能 PC 数也不多,主要是把 SPADA 和 Resort Anthem 两个版本的歌刷了不少,这是最喜欢的版本,产出不少神曲。

2023

maimai —— 厚积薄发

特意记录了一下 maimai DX Rating 随着 PC 数的增加提升的速度。大概在 4 月到达国服 7500 Rating(大概对应 maimai UNiVERSE 虹,15000),这个时候在 1000 PC 附近。(到现在的版本会简单不少,因为定数发生了不少调整)。同时,一部分 PC 消耗在刷超极的过程中,实际上大概在不到 900 PC 的水平。到后面 1700 PC 以上,长期瓶颈在 15400(其实也是我懒得再刷 13+ 鸟加了,Rating 已经到达了严重的边际效应,很多谱面不过是定数提升过程当中故意放的水,带来不了太大提升),再加上 10 月到 11 月严重的断网问题,这个游戏就保持在佛系状态,偶尔开把疯批谱热热手而已。

然而到了 2023 年末,当我地板刚吃满 13.7 鸟加的时候,sdvx 和中二推不上去之后我又回去凹 maimai,突然感觉到了底力的阶跃。有一天随便开了一把,田中直接鸟加了,我都没想到会这么顺滑,作为一个中下位 14 直接两把就吃到了,甚至我当时没有几个上位 13+ 鸟加。在 100 PC 内便达到了 15500。然后 festival 第二期更新,直接一举拿下 5 个 14 鸟加,算上 b35 的 starry colors 就凑够了十个;狂民族和救护车这种 14.3 以上的谱也狠狠的吃了分。这一套下来(15400-15500:15500-15600)基本都靠新的 14 鸟加实现了,途中也只各用了 100 PC。于是确实感觉自己相对顺利的跨过了某些玩家严重瓶颈的阶段,而还有 5 - 10 个在斩杀范围内的谱,大概万分可以相对顺利的走完半程了。然后檄将拿下 MYTHOS、橙将拿下火神,标奶也感觉能进入推分范围了,感觉或许再沉淀沉淀就能批发两三个简单的将牌了。

CHUNITHM、音击

与此同时我开始玩 CHUNITHM,大概仅仅在不到 100 PC 附近就到达了虹框。(有一定的各种音游地力作为基础);但和 maimai UNiVERSE 明显不同的是,CHUNITHM 这个版本的虹不需要对游戏机制较深的理解,只要有足够的基础就可以达到。9 月份这个学期又捡起来,把 b30 中位 rating 打到了 16,也就 150 PC 左右。于是明显能感觉 maimai 不论是入坑还是虹都要难一截 —— 一方面 maimai 的 b50 太深了,前面版本和现版本分别要占 35 和 15,这就导致要打的目标乐曲更多;同时,没有 recent 机制、阶跃的分数机制和取舍,都让平均难度变得更高。

虹框之后我发现怎么 Pure Ruby 还 tm 跟入门的时候一样,镜像之后永远是 10047,看到那个 2+1+2 就直接大脑罢工了,我呃呃,决定先放弃指押键盘谱练习,专攻猩猩,大概阶段就在电脑少女鸟加而祈雨大炎上未满的阶段,感觉搓糊混远比对切要快乐(逃)。移动端多 K 底力不足,在中二上非常明显,这个游戏的键盘没有基本的确认感,有点难受,于是差不多到 16.25 就暂时放置了。后面一个本地比赛靠运气混到第三,还算没白练,还不错 www

击中萌三家,最后虹的是音击。社团那边的某 N 开头六字母品牌的台子坏了不下 20 次,从 3D 打印的摇杆头断裂、甚至到内部滑丝的极端情况;而其他地方也有随机震键之类的各种情况。直到 11 月才正式修到能玩的级别。后来,只有上手实机的时候才感觉到这游戏设计的精巧之处 —— 正因为弹幕侧键 bell + 6K 的复杂设计,所以每一处手顺引导基本都是强引导;这种引导就依靠谱师组的水平。恰好,音击稼动的时候正好 SEGA 音游谱组正值高光时刻,换到 maimai 也是为 finale 准备的时期,所以这个游戏算是出道即巅峰了。至少到 Bright MEMORY,良品率是非常高的。上手了「うまぴょい伝説」Master 12,于是直接被这个游戏独特的设计圈粉了,正式入坑。

正经第四次游玩这游戏的时候,这边 Vibes 2K20、人生重启按钮这几个谱面都吃到了可以到达虹框(b55 平均 15.00)的分数,搭配红香水极端虚高定数的助攻,感觉虹框有戏。后面到了 Day 7,地力就提升到可以鸟一堆 13 中位的水平,凑够了 14.9 左右的分数,依靠 recent 10 就吃到了虹框,游玩歌曲差不多是 353 首。(710 首,到达 rating 16)

接下来我偶尔刷刷,一直积攒 rating,靠 2006、folern、marble blue、宿星审判、爱正义(10067,这个必须狠狠吹爆,会一点键盘就绝对值得打!)之类的键盘谱,在回家之前最后一勤很顺利的到达了 16.00。感觉整体下来还不错,作为一个强键盘弱读谱的游玩模式,音击给我留了一点面子,没让我被每一张上位谱锤爆,而比起中二来说 SDVX 的底力对音击适用程度要高一大截,它给我提供了一个能吃到 16 的超级新手大礼包。而面对各种手法谱,感觉这游戏的沉淀对我来说差不多也刚刚开始,年后回去再练吧。

SDVX —— 小破瓶颈

这个时候,回想自己 SDVX 的沉淀,感觉一定程度上 CHUNI 和 ONGEKI 的虹框含有一部分 SDVX 地力的部分,的确这些地力是有互通的成分的。CHUNITHM 也可以用食指和无名指处理键盘;音击也有 40x40 的按键,这种底力通用会让北斗手法入门舒服一点;正好我也没有经费出勤了,于是回到社团这里继续沉淀 SDVX。

SDVX 大概沉淀了一个月,从终止线组暴龙开始,到 VF 19.001 结束,我这边把 Rating 能吃的分都吃完了,同时键盘和片手配置也取得提升了。总之,在 rating 上,我基本上已经达到努力的边际了。同样,这个 VF 19 的获得是梦幻的 —— 就在专题举行的两天前,晚上随手一开突然会打 Яe’s NoVǢ 的键盘了,感觉又突然掌握了楼梯配置的发力方法;到达 VF 18.9,距离 19 还有十几首歌的状况;第二天早晨,手感意外的火热,顺着这个技能树空前的吃了十几首歌的分。于是直接吃到了 VF 19。

b50 差不多是这么组成的:

26 个 18 S、21 个 19 HC + AAA、2 个 19 AAA+、MAYHEM AAA,刚好填满了 b50。而暴龙天各组也清完一半了,不过胚胎组太难了,到金框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在上面提到的本地比赛卷了个第二,不知道在批发暴龙的明年还有没有希望了。

自制谱 —— 正反馈消解

试着参加了一下 maimai 自制谱的某个比赛,我自认为能写出规整的、完全有理,甚至自己玩起来还不错的谱面,但最后可能无法通过初选。我在上面投入了超过三位数小时的时间,我意识到当我能模仿官方谱面来进行创作之后,就没有能衡量自己的努力取得提升的办法了。没办法,好像这部分东西我没啥慧根,就在写这部分内容的近期,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我没有办法去在这种日益卷起来的小圈子,以一个我自己感受不到的东西作为标准来投入巨量的时间,这样的过程对我来说没有动力了。告辞。

学业

当我手上再一次拿着外卖茶餐厅的奶茶(下错单了)、从音游窝走出来之后又看到城墙、霓虹灯和火车站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深深的感慨,原来这样度过回家前的夜晚,对我来说已经是第四次了。想到第一次,当我 gap 回来之后,2022 年夏天,在疫情和杂七杂八的事情冲击下人际关系几乎重组了的时候,就不得不感慨时间流逝之快。原来这几乎都已经发生两年了,感慨万千。

喝了两杯奶茶之后夜晚不出意外的失眠了,前一天睡的太久 + 扭到腰,在硬卧上辗转反侧。一点钟醒来看了一个小时的 Kurzgesagt 地球史,然后发现缓存的东西都结束了,于是迅速继续写点东西吧,比起前面那个音游分奴总结来说这或许才可能是真正的「总结」,吹在脸上的热风让我不太可能短时间内平稳的睡着了。

虽然这些内容包含着满满的暴论,但仍旧是我想要分享出来的东西,我不知道下一步到底会怎么样,但我认为每一个动脑子想过「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的人,都会觉得一路走过来总有哪里不对劲。

做题

我自认为自己当不了做题家。一方面,本身比起数理基础的大量内容,我远远更对能实现出来的东西感兴趣;另一方面,我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一个砸不出来产出又没兴趣的东西面前,提不起一点干劲的我会习惯性的继续「开摆」。除了亲人之外,回顾了两帮人的视角 ——

身边在我 gap 之前想法和我类似、但又先进一步的朋友,和是在常规的角度上的那些「外人」。

一方面我必须感谢前者当中的一些人,大概也是看这篇 blog 的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想法相似的人互相鼓励才能让一个内心完全谈不上强大的人毅然地做出一系列的选择,同时也给我一个参考的蓝本,我真的知道该干什么了。而后者,属于是看到「邻居家孩子」、考研考公各种无脑开卷,然后就来指点江山的先天被规训圣体。本身站在这一套体系当中的人只会觉得幽默,但到今天多了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到今天,至少我明确的知道我该去做什么的时候,不由得回顾发生的一切,不只有光鲜亮丽的 A 面,也有 B 面 —— 看到同专业群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的 Humblebrag、这个学校新生群那些每天就能见到的日经提问、挂自己舍友怎么怎么样的人;在音游狗小团体里透支掉大家地关心,最终被我亲手飞掉的人、以及在各种社群当中种种 ID 下把隐藏的想法不加掩饰地掏出来的人们的故事;又看到「去城市化」十几公里远的友校,那个 nerd face 一样的学校吉祥物,我不觉得沉浸在这样的 mindset 当中,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健全」。虽然这样的话在一篇博客里出现也可能很不合适,但这真的是我内心一直在想、一直想搞明白的事情,我不知道是什么会让这一切变得如此光怪陆离,但我知道这当中一定有什么是错的。

一定程度下,我还得庆幸自己的逆反心理在看到手抄实验报告这种规训的时候就开始急剧加速了。我不知道对一个和教学大纲丝毫不沾边的东西,在这个东西上面如同宗教仪式一样砸时间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事情轮流发生,而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的人会自然的为这种规训站台。我挡不住自己在这些内容上摆烂的强劲动力,而我有我的事情要做,所以把我也推向了其他的一条路 —— 到今天必须要选一条路走的时候,我反而感觉到一种安心感。

技术栈

前两天和拿下 offer 的朋友交流一些事情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虽然他已经研三,但我其实本质上只比他晚一步而已了。当然,我早就做了一些 mindset 上的准备,没有任何想要后退的想法,心里早就在想「是时候了」这样的事情了。看了一下成绩单,这学期的期末哪怕一天速通也普遍被捞到了 80 分附近,老师在这个时候也基本上默认了「学生」们即将走到旅程的终点了。

在成绩出来之前,我甚至意外的感到很不安,这些题目根本谈不上丝毫简单,反而有难度加深的感觉。我很早以前就有莫名的害怕了,当我 gap 一年的时候存在危机就爬上了我的后背,我一度害怕这个行程的开始却得不到丝毫正常结束,这很恐怖。当我抄了两个学期的大物实验报告的时候我对这个平台的印象已经定型了,而 gap 结束之后各种各样的扯皮就让我第一步感受到了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我意识到我在一个「生存模式」当中。

而至少现在,我终于可以稍微舒一口气了。当然,真正要面临的事情还在路上,想了想自己这个季度首要的事情就是一边整理 React 这一套前端技术栈相关的基础和 leetcode,一边上手项目练手,想办法给自己找个暑期实习了。到了这一步才发现这些东西其实如此的自然,没有焦虑和逃避的意义。

总之,当这篇文章动笔第三次的时候,我听到一边鞭炮的声音,另一边又是⚪视春晚的没活硬整。从农历的角度上看,旧的一年要结束了,新的一年马上要开始了。是时候以不留遗憾为目标努力了。